情似茶香 輕笑忘塵
碧綠的茶葉經由熱水洗滌后,舒展開去的姿態,就象是一幅雅致的水墨,將淡慢慢地氤氳開。而那片片茶葉就仿佛是前塵山間的花開成今世水里的蓮,在那一張張纖細的茶葉上,每一個點滴的舒展,都有著對歲月淡淡的回憶與憂傷。水色逐漸顯現出一片清澄的綠意時,但見湯明色綠,清新可人,宛若水洗翡翠,玲瓏剔透。伴隨著水霧的輕盈升騰,就會有幽幽的香氣繚繞,清幽的茶香飄飄渺渺,似有若無。倘若是刻意去聞,它只若隱若現不著痕跡,卻又是在不經意間,感人心脾。于是,忍不住輕啜一口,卻發現茶味微苦。然而繼續喝著,就會體會出茶的好處來了。它自有綿綿不絕的回味,味苦而甘涼,清新的感覺能在舌尖沉積,久久不會彌散。那時才知道茶的味道只苦澀而溫潤的,那盤桓在口中的清香雖是隱隱的,可漸漸的卻會越來越濃郁,最后化為悠長的甘甜。
當我們靜下心來的時候,端看著看著杯中的茶色由淡變濃,而茶葉在水中搖曳綻開,沉沉浮浮,興許真的就會于苦澀清香中慢慢感悟到:茶就如同我們的人生一般。喝茶喝得久會,心中自然就會有所觸動,會了解到喝茶其實是需要是一種平和的心境,因為浮華的心是無法真正體會出茶的真義的。所以我們要將浮躁濾去,將塵心凈化,隨后再來細細的品味,而后得知,品茶品的是心事,而飲的卻是你我人生。茶葉要經過沸水的洗禮后才會生出淡香,我們的人生也是要歷經磨煉以后才會坦然的用真心以對。人生如茶,在蒼茫的人世中,每個人都宛若一片茶葉,或早或晚要融入這變化紛雜的大千世界,在融會的過程中,社會不會特意的厚待你。無論是誰,如果經受不起世態炎涼,失敗和困頓,只怕是也品味不到人生的韻味。當我們到經歷了一些世事,了解了人情冷暖,我們就會睿智起來,像那涅盤的茶葉一樣,慢慢的沉入杯底,用淡定的態度作為唯一的表情。
人生如茶,總會有淡淡的愁苦。當一杯香茗在手,或者就能忘卻幾許煩憂。茶品可清心,當我們手捧著一杯不落俗塵的幽靜時,一顆心便也如茶湯般漸漸地清澄起來。穿過了鋼筋水泥筑就的紅塵繁華、看透了功名利祿的虛無與誘惑,我們的心便隨著舒展的葉片沉靜漸次沉靜……喝茶的人需要一種自成的格調,不會輕易的喜形于色;有一種對歲月了悟,總是以平淡的心去包容他人;有一種欲語還休的靜默,懂得再華麗的言語都比不上行動上的溫存;有一種欲笑還顰的豁達,知道凡事皆不用太過刻意。喝茶時的心情是對光陰點滴的收藏,用和悅的心在平靜的日子里喝茶,總能生就出一份滿足來。
茶水會漸飲漸淡,越淡也越顯其清越,越清更越能顯其真意。是的,茶越飲其味越淡了,可生活的味道卻是越發的濃郁了。可見,茶中飲出的不單單只是茶的味道,更有著生活本身味道蘊含在其中。情濃如茶,情淡亦如茶……
人生如茶,可以濃烈亦可淡雅,當夜色已沉,萬物沉寂之時,不如就讓我們舉杯共品一杯人生的香茗,感其清洌香醇,念其茶韻清苦,于細細的回味之中去珍藏起卻無盡的甘甜吧。人生若得此意境,或者真就再無所求了。人生如茶,情似茶香,于默然之中沁入你我的肌理。縱然是世事無常,人生喧囂不絕,我們輕笑忘塵,只讓余香牽系,讓一切的俗事紛爭遠離……
- 上一篇:茶性如水 心靜品茶
- 下一篇:禪修對現代人的生活意義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禪修的方法與過程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維摩詰所說經原文
- 《金剛經》的十大威力
- 佛家經典禪語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為什么要上香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邪淫的果報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緣失去時別太惋惜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放開煩惱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禪宗二祖_慧可大師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指月錄
- 當心真的純凈起來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公案大全
- 持金剛經得定要訣
- 不在意是一種性格魅力
- 如何才是開悟?
- 江洋大盜念佛后
- 繩子是自己捆住自己的
- 五燈會元
- 人言無畏 人生無畏
- 道不同 不必強求
- 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花草樹木能否成佛?
- 《楞伽經》與禪宗思想
- 禪修對現代人的生活意義
- 佛教并非宿命論(中英雙語)
- 情似茶香 輕笑忘塵
- 看破無常,保持一顆從容闊達的心
- 喝茶是心情,品茶是心境
- 克制欲望是這個時代所必需的
- 在寺院做義工,要有清凈的發心(中英雙語)
- 保持專注一心,才能奮勇直前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做慈善培養慈悲心(中英雙語)
- 茶性如水 心靜品茶
- 學修佛法要用心
- 念佛,讓佛性的光明顯發出來
- 不要再忽略自己的感受
- 禪學論“心”畫梅參禪
- 物質慈善與心靈慈善(中英雙語)
- 看淡生死,生死無常本就是正常的過程
- 不要奢望別人給你安全感 孤獨會讓你強大變得更好
- 保持穩定的心態,容易開悟
- 心靜則清 心定則恒
- 別把欲望和理想混為一談
- 修行以無所得為方便(中英雙語)
- 佛法博大精深的內涵,能像甘露一樣滋潤我們
- 運用心靈的力量 決定生命的品質
- 苦非苦,樂非樂,一時執念而已
- 莫讓過失束縛前進的腳步
- 佛法的生命力,從佛法當中得到滋養
- 不要總說“如果當初”
- 不盲目攀比 你就是最幸福的
- 讀經生智慧,用心尋找才能開悟
- 淡泊從容 無常人生
- 佛法的精神是包容一切,度化一切
- 看破放下,方得解脫
- 種殊勝因,得殊勝果(中英雙語)
- 尊重他人,是學佛人最基本的素養
- 努力修習戒定慧,求得解脫之道
- 出家之人,當謹遵佛陀的教誡(中英雙語)
- 修行要靠自己,走出屬于自己的道路
- 心清凈則妄念不侵
- 破除我執,把“我”看淡
- [凈宗法師]六字名號“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的生命
- [大安法師]把一切眾生看作是親生子女 佛菩薩能感受到我們的痛苦
- [智慧故事]人生在世,到底什么事最快樂?
- [素食資訊]最新致癌食物黑名單!常吃兩種菜利于防癌抗癌
- [禪宗文化]禪修對現代人的生活意義
- [智慧故事]有禪心的人不計人間毀譽
- [智慧故事]佛陀降伏毗沙惡鬼
- [素食資訊]蔬菜的幾個錯誤吃法
- [佛經名句]依賴他人怎能成就自我?
- [佛學常識]揭秘濟公和尚喝酒吃肉的真相
- [佛理禪機]此時此地此身
- [大安法師]親人臨終不愿往生,該怎樣勸導?(內附視頻)
- [佛經名句]智慧法語:想要改掉自己的壞習氣一定要斬草除根
- [佛學常識]佛說世事無常 那佛教本身也是“無常”的?
- [佛理禪機]一日禪:紅塵中立定腳跟
- [漢傳人物問答]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義是什么?不同偈頌之間效用是否有差別?
- [因果故事]他們的財寶竟連龍王都不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