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佛陀的唯一的兒子羅怙羅尊者追隨佛陀出家修行,是在他年紀尚幼時。未滿十歲的他初初修行,仍有著童稚愛玩的天性,并且經常說謊戲弄他人。每當有居士向他詢問佛陀在何處,他便故弄玄虛,混淆視聽。當羅怙羅見到這些居士像傻瓜一樣地東奔西跑時,心中卻覺得十分有趣。若佛陀是在竹林精舍,便告訴對方佛陀在鷲峰山;若在畢缽羅窟,便告知在西尼迦窟,使得這些信眾無法如愿的禮見佛陀,奔波疲累。
佛陀知道羅怙羅的行為后,心想:只有讓羅怙羅深刻體會說謊的過失,才能真正端正他的行為,否則再嚴厲的嚇阻都只有短暫的效果。
一天,羅怙羅見到佛陀剛從城中托缽回來,立即滿心歡喜地為佛陀準備洗腳水,佛陀便決定藉此因緣教育羅怙羅。當佛陀洗完雙足后,將水倒掉只留下少許在盆中,問羅怙羅:"你看到了嗎?"接著把水全部潑在地上,又問:"你看到了嗎?"然后又把水盆傾斜一邊,再問道:"你看到了嗎?"最后將整個盆子倒蓋在地上,還是一樣問羅怙羅:"你看到了嗎?"
羅怙羅雖然對佛陀的舉動大惑不解,但仍然不斷地點頭稱是,佛陀說道:"羅怙羅,法在你的心中,就像剛剛盆子里的水,只有那么一些些而已;現在因為說謊的習慣,你心中的善法就像潑撒出去的水,絲毫不剩半點!你玩笑的戲弄人,就像傾斜的水盆,人們將不再信任你,并且也會輕視你。最后你會像倒蓋的盆子,連自己的善根也泯沒,再也裝不進任何一滴的法水!"
羅怙羅頓時感到萬分羞愧,立即向佛陀懺悔:"慈悲的佛陀啊!羅怙羅若是沒有您這樣用心的比喻教導,不知道妄語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無量的苦惱,從今以后我一定不再犯!"此時,佛陀微笑、點頭,贊許羅怙羅真誠懺悔的勇氣和不二過的決心。
人們往往因為無知,才會做錯事情。由于佛陀以巧妙的譬喻,慈悲且有耐心地引導,不僅讓羅怙羅體認到說謊的嚴重性,更進一步學會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從此之后,他精進力行佛的教誨,絲毫不放逸懈怠,因而證得阿羅漢的圣位,贏得佛陀弟子當中"密行第一"的美名。
其實佛法的根本建立在心性的肯定,及禪定智慧的涵養;透過佛法的教育,將使人格獲得最大的啟發,也使得教育者能掌握最具體的方向,落實教育。
這里所說到的教育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更重要是人格的啟發與陶冶。對于教育者而言,肯定每個人的佛性及禪定的涵養,才能具有啟發他人的智慧;對于學習者而言,懂得慚愧懺悔、知過改過的心,是修行前進趨向圓滿的要因。人人佛性本具,遇到好的外緣,有智慧的教導,便能使良善的心性顯發。
- 上一篇:智見若相同,答非所問也悟懂
- 下一篇:邪淫業力變現抱銅柱
- 因果報應
- 關于觀世音菩薩的故事大全
- 學佛與富貴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邪淫現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被燒死的蛇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佛學故事
- 禪宗公案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民間故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善護口業,免遭大難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大悲咒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地藏經感應
- 金剛經感應事跡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障
- 金剛經故事
- 心經故事
- 孝的故事
- 念誦《心經》,心想事成
- 學會心平氣和
- 戒邪淫故事
- 佛咒感應
- 梅蘭芳父親傾囊布施 終獲善報
- 智商不高 卻很幸福
- 放生躲過大劫難,放生麂子報恩的故事
- 兩性關系
- 比丘心念飄忽不定的故事
- 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化解水難保住性命
- 年少比丘因造惡口,五百世墮為狗身
- 兩位解夢師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為何一個挨打一個卻受賞?
- 別讓貧窮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
- 迦葉尊者入定雞足山的故事(內附視頻)
- 心里想的是什么,眼里看的就是什么
- 火車上使用觀想法,緊急為孩子治病
- 鑒真和尚是哪國人?鑒真和尚東渡日本的次數與故事(視頻)
- 龍女拜觀音的故事(內附視頻)
- “我能聽您講法嗎?”“你老了,除非再來。”
- 智慧超群的少年僧,為何轉世成了造業的和尚?
- 東晉高賢劉遺民居士的念佛感應
- 學財神范蠡,布施得財富
- 一位佛友談意淫的果報
- 丑王子與他漂亮的妻子
- 因老公不邪淫的善舉,老婆竟夢見觀音菩薩來報喜
- 御史轉誦續命經千卷,竟得以延壽十年
- 趕考學子路遇女尸將其安葬,竟遇神奇現象
- 六祖慧能與神會禪師的六問六答
- 因有三事未了死后找閻王講理,卻被判入餓鬼道?
- 一生精于算計,為人刻薄的婆舅的悲慘結局
- 玄奘大師在這個世界上最后留下的兩個字
- 虛云老和尚弟子具行和尚火化自己的事跡(附視頻)
- 有時候求佛不靈未必不是好事
- 戒淫一年之后好事連連
- 五臺山鄧隱峰禪師神通無敵!竟倒立示寂往生!
- 虔誠念佛驅走鬼怪,病竟不藥而愈?
- 怕婦人病情加重,他竟承擔偷錢罪名
- 五則感人溫馨的小故事
- 四則小故事教你人生大道理!
- 要善用快樂之水沖淡苦味
- 小和尚買油的故事
- 畫家筆下的天使與魔鬼
- 壽命該盡的金碧峰禪師,為何連閻王都拿他無可奈何?
- 百年高僧之:八不頭陀道階法師
- 他因流言蜚語要遁入空門,大師以一片凈葉使其醒悟
- 長者重病纏身無人照料,幸得佛陀救拔
- 幸福是要懂得知足!
- 姻緣之事,終不可違
- [佛學常識]因緣和合是什么意思?因緣和合的意思、解釋
- [佛學常識]臨濟宗徑山元聰禪師圓寂日是哪天?農歷十月十四
- [佛經視頻]金剛經-慧律法師
- [佛經視頻]地藏經(70分鐘新版)
- [佛學常識]宋朝律僧元照法師圓寂日是哪天?農歷九月初一
- [佛與人生]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換好心態光明生活
- [佛咒視頻]南傳藥師咒
- [佛與人生]從呵護身體到改變生命品質
- [信愿法師]行住坐臥應多念佛 報答彌陀的大恩德
- [佛教名詞]【娑婆世界】是什么意思?娑婆世界是怎么形成的?
- [佛經名句]佛說成功的奧秘:別總想著干大事
- [佛學常識]有圖有真相:佛門十八羅漢能力值詳解
- [佛理禪機]一日禪:身后有何事 人間無所求
- [漢傳人物問答]夢見糞尿地獄有何預示?天天夢見去世母親該怎么辦?
- [漢傳人物問答]人死后會怎樣?菩薩能不能保佑我們?
- [漢傳人物問答]回向的意義是什么?如何讓父母相信三寶?
- [漢傳人物問答]忍讓是不發脾氣嗎?控制不住情緒和脾氣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