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佛教怎么看待自杀自杀会得什么果报
自杀 社会现象术语
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作为一?#25351;?#26434;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
19世纪末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因其对自杀原因的解释和分类信受学者的重视。涂尔干认为自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对正在解体的社会的反应。由于社会的动乱和衰退造成了社会、文化的不稳定状态破坏了对个体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和交往。因而就削弱了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导致自杀率明显增高。涂尔干还依社会对个人关?#23548;?#25511;制力的强弱把自杀分为四种类型。
佛教是怎么看待自杀的
自杀是对生命意义无知的表现。有的人以为自杀是不怕死的勇者其?#30340;?#26159;被苦?#30772;?#21040;绝路已经超过死亡的?#24535;紕?#20182;以为一死就能解决生的痛苦因而作出的愚蠢行为。这种人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怎能说他对死不害怕呢
在佛教里根据ゞ成实论〃卷十举出恶有“恶”、“大恶”、“恶中恶”三种其中自杀亦教人杀是为大恶。ゞ梵网经〃也说?#37319;?#32773;皆为我父、我母故杀生即杀父、杀母。?#21363;?#32780;言自杀亦无异杀父、杀母。再如ゞ大智度论〃说无论如何勤修福德若未遵守不杀之戒亦将失其意义。
在佛教的不杀生戒中自杀与杀他是同样的罪。佛教反对自杀的理由是基于“贪、嗔、痴”三毒。
第一、自杀涉及到自我与贪
自杀的动机?#35789;?#19982;宗教有关如厌离身体、急于升天或厌世间苦而兴起对离苦?#24535;?#30340;不当贪求所以“有贪欲之咎”。有“贪”也就意味着无法解脱。从佛教的自觉觉他的精神来说在救渡众生过程中与其选择自杀不如布施一切并努力为众生服务这样才能转化贪心。
第二与“嗔”有关
自杀中如果夹杂了自暴自弃的动机这是一种?#26434;?#33258;然生命的暴力行为这种暴力的行为也违背了不杀生戒。所以在佛教中自杀犯“波罗夷罪”这种罪是最重的一种罪属于断头罪不通忏悔即无法通过忏悔消除罪业。
第三就是“苦”与“痴”
自杀源于痛苦而痛苦就来自于无明。不明白生命的起源不明白自杀的痛苦这些都是愚痴的表现。我们知道佛法所讲的苦不是单指悲伤中的苦痛而是指一种现实的?#30772;取?#25152;以苦是一种现实不是一种答案。我们生命所?#38750;?#30340;都是苦因为当?#38750;?#21040;的时候答案又变成了现实。所以选择自杀就是因为还不了解世间苦的现实。
第四自杀是?#31995;?#30340;因缘
身体虽然是“臭皮囊”但是却有“借假修真”的作用是修道的增上缘。如果采取了自杀行为自然无法成就道业。
第五“罪性虽空缘起是实”
罪从本性来说是空的但它有因有缘符合缘起法。因缘之中就存在因果的报应所以“罪性虽空”的空不是指没有业力也不是指没有罪更不是指没有这个现实而是说在罪和现实之中没有不变的本性它是一个无常法。因此?#26434;?#33258;杀的问题我们虽然知道其“罪性虽空”但也要知道“缘起是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好好地面对自己的生命。
自杀的果报
佛经在戒律上讲明了不可以自杀自杀是犯罪的。当然每个宗教都反对自杀据说自杀的灵魂连阎王也不要因为在他的簿?#30001;?#27809;有登记时间还没到你就作了逃兵不行的。?#28909;?#22320;下不要天上也不收人间又回不来所以据说是很可怜的比一般作鬼的还惨漂泊无依。
我们中国的文化ゞ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19968;?#20260;孝之?#23478;病?rdquo;就是重视此身。所以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也是这个意思街上正在建筑的高房子墙边是不能走的。这就是中国儒家的戒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19968;?#20260;”是一个道理。
爱惜你的身体就是孝顺父母因为父母看到子女有病痛是会痛苦的。佛教大乘戒律也有这样的含义如果随便把自己的肉体出一点血等于犯了出佛身上血一样的重戒因为此身就是佛身算不定你明天悟道了你就是佛的应化身了。对身体上作任何一点伤害等于犯了大乘的杀戒。
永嘉禅师在ゞ证道歌〃也说“幻化空身即法身”。大乘菩萨戒自杀是犯了重戒等于杀了佛、菩萨、罗汉。你的肉体就是佛的肉体算不准你明天悟道成佛而出佛身血是入无间地狱的罪。残害自己身体任意糟踢自己浪费自己生命都是犯菩萨戒的。
自杀类型
利他性
利他性自杀指在社会习俗或群体压力下或为?#38750;?#26576;种目标而自杀。常常是为了负责?#21361;?#29306;牲小我而完成大我。如屈原投身汨罗江以死唤起民众的觉醒?#24187;?#23004;女哭长城殉夫自杀疾病缠身的人为避免连累家人或社会而自杀?#21462;?#36825;类自杀者的共同心理是死是有价值的是唯一的选择。涂尔干认为在原始社会和军队里这类自杀较多。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少。
自我性
自我性自杀与利他性自杀正好相反。指因个人失去社会之约束与联系对身处的社会及群体毫不关心孤独而自杀。如离婚者、无子女者。涂尔干认为这类自杀在家庭气氛浓厚的社会发生机会?#31995;諭?/p>
失调性
失调性自杀指个人与社会固有的关?#24403;?#30772;坏。例如失去工作、失去学习能力、失去没有自理能力、亲人死亡、失恋等令人?#27809;?#19981;知所措而难以控制而自杀。
宿命性
宿命性自杀指个人因种种原因受外界过分控制及指挥感到命运完全非自己可以控制时而自杀。如监犯被困的密室中、宗教徒为主而献身。
中国学者把自杀分为情绪性自杀和理智性自杀两类。
情绪型自杀常常由于爆发性的情绪所引起其中由委屈、悔恨、内疚、羞?#36873;?#28608;愤、烦躁或赌气等情绪状态所引起的自杀。此类自杀进程比较迅速发展期短甚至呈现?#35789;?#30340;冲动性或突发性。
理智性自杀不是由于偶然的外界刺激唤起的激情状态导致的而是由于自身经过长期的评价和体验进行了充分的判断和推理以后逐渐地萌发自杀的意向并且?#24515;?#30340;、有计划地选择自杀措施。因此自杀的进程比较缓慢发展期较长。
传染性
在有关自杀的研究中自杀的传染性是一个受重视的现象。不少研究都介绍过因影视、广播等?#25945;?#35814;尽报道一些自杀事件而使社会上自杀或企图自杀者增加的事实。日本曾出现一位走红女演星跳楼自杀事件此后的几个月中连续不断出现采用类似方式而自杀的事件其?#20449;?#23398;生居多筑波大学发生过一?#34892;?#25945;师从理工大楼7层跳楼自杀一年中在同一地?#36739;群?#20197;同样的方式自杀3人。
研究表明自杀的模仿性现象及潜意识引导确实存在。对1973年゛1979年美国电视报道自杀事件的研究报告指出电视报道自杀事件确能导致青少年自杀率上升越多?#25945;?#25253;道内容?#36739;?#23613;则引致自杀率上升幅度也越大。青少年女性自杀率上升约13%?#34892;?#19978;升5%.
学者们认为最容易引发模仿性自杀的新闻报道有以下特征?#21512;?#32454;报道自杀方法对自杀而引致的身体伤残很少提及?#32531;?#30053;了自杀者生前长期有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将引发自杀的原因简单化自杀者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大使人误认为自杀会带来?#20040;Φ取?/p>
为减低自杀的传染现象学者们强调大众传播媒介注意在报道自杀事件时应该持谨慎态度应尽量指出自杀者?#23548;?#26377;很多其他可以选择的途径自杀不是唯一出路以便尽量减少那些有自杀意念的人认为自杀是一种正?#21453;?#29702;困难的方法自杀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
补充自杀也可以细分以下7种类型
1、现实型
这类自杀由这样一种情?#26410;?#25104;确认自己必死无疑且死前很痛苦。
2、利他型
个人行为屈从于团队的道德标准这个团队要求至少是赞成自杀行为的?#28909;?#20108;战时期的神风特攻队。
3、无心型
个人摆出自杀的姿态企图影响或控制他人结果错误的判断导致了意?#29616;?#22806;的死亡。
4、泄愤型
与无心自杀一样这种自杀的焦点也是指向他人但自杀的意图是真的旨在通过自杀让他人陷入自罪和谴责。
5、怪异型
个人的自杀是因为幻觉有声音命令其自杀或者妄想坚持自杀会改变世界。
6、失范型
经济或社会爆发的动荡?#28909;?#22823;萧条时一夜间倾家荡产显著的改变了一个人的生活。个人无法应对所以选择自杀。
7、消极自我型
长期的抑郁或是长久的失败感与无能感结合在一起导致反复的自杀尝试最终自杀成功。
情绪缓解
自杀情绪的形成
自杀行为的形成相当复杂涉及生物、心理、文化及环境因素根据精神医学研究报告自杀的人70%有忧郁症精神疾病者自杀机率更高达20%。
在社会环境因素中社会的脱序现象---暴力、犯罪、毒品、离婚、失业等以及个别情况因素中的家庭问题、婚变、失落、迁移、失业、身体疾病、其它自杀事件的影响与暗示等都是影响自杀的成因。研究显?#25937;?#20309;单一因素都不是自杀之充分条件只有当它们和其它重要因素合并发生时才发生。
特征
在?#29616;?#19978;错误地觉知或解释外界的刺激在思考上有不?#19979;?#36753;的推论?#38382;?#32780;令个人形成?#21512;?#30340;感受、?#31995;?#30340;自尊、甚至形成罪恶感或无助感最后即可能造成忧郁。
在自杀行为发生前于脑海中围绕着对死亡的看法是不会动了、是不会回来了、是愉快的、不愉快的、是可逆的、不可逆的等影响对自己、对未来、对社会的判断是有价值的、无价值的、是有希望的、无希望的等并会以文字、语言、或行为来表达仝想死々的企图。
调适
当有人谈及自杀念头时你要认真考虑相信他的话因为他可能有了麻?#24120;?#20182;正发出求援讯号他也可能正打算把这想法付诸于行动所以你不要忌讳一定要做些什么。首先你要对他----
助人篇
建立关系对他表明你真诚的关切主动关心他、鼓励他。
聆听一个想自杀的人最需要有人聆听他的心声、听出他的感受这就是一种支持的力量。
求援当有立即的危机可能请不要抛下他你可与任何可咨询的机构或信赖的?#25628;?#27714;支持或报警处理。
自助篇
所有发生于我对每一个人来说它都会是相同不愉快的经验
我没有任何理由需要独自扛下全世界的重担。
我心中的痛苦与?#24535;?#31063;要说出来就会像放下重担让我松口气。
若?#34892;?#35201;可以向我的家人与朋友寻求协助。
经由电话与危机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或学校的辅导员谈话可以帮助我纾解情绪、提供救援。
- 残忍的活熊取胆让母熊含泪杀子后愤而自杀 - 未知
- 如果遇到想自杀的人告诉他这个方法能够救命 - 南怀瑾
- 崇祯?#23454;?#33258;杀的因缘果报是什么 - 宣化上人
- 星云大师揭示自杀秘密 - 星云大师
- 佛教对自杀的看法 - 紫虚居士
- 鲸鱼^集体自杀 ̄之谜 - 未知
- 自杀不能解脱痛苦 六大后果不堪设想 - 星云大师
- 女孩被男子玩弄感情后自杀再投胎为其女儿报仇 - 未知
- 企业家需要灵性资本 - 魏德东
- 朋友皈依三宝后常有自杀念头怎样处理 - 梦参法师
- 老年人自杀问题的宗教视角 - 魏德东
- 自杀的痛苦 - 未知
- 自杀的结果 - 星云大师
- 自杀者果报惨烈 死时死后将受无量痛苦 - 圣严法师
- 自杀的小丈夫值的警惕的现代淫报 - 未知
- 自杀后在沙漠?#25345;心?#20315;一声 - 未知
- 印光大师答念佛人可以自杀以求早点往生吗 - 印光大师
- 自杀时证得圣果的沙帕达沙 - 未知
- 净宗法师答自杀的人助念能往生吗 - 净宗法师